退役力量筑牢屏障,志愿星火点燃北疆
- 发布日期:2025-09-05 15:02
- 浏览次数:
阿拉善盟退役军人事务局以“退役不褪色、戍边显担当”为引领,组建43支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吸纳580余名志愿者,打造“爱边守边固边”特色品牌,用志愿星火点燃北疆戍边热情,以志愿之力筑牢安全稳定屏障。
一、系统谋划强统筹,打造红色引擎戍边队
坚持“党建引领、系统联动、精准发力”,印发《关于开展常态化“走边关”活动的通知》《退役军人“爱边守边固边”志愿服务方案》等6项政策,明确“思想引领、民生服务、安全守护”三大任务;推动32个退役军人工作成员单位与边境苏木镇、嘎查结对共建,强化“兵支书”“兵委员”示范作用,让“党旗红”与“志愿红”在边境一线交相辉映。
二、多维赋能提质效,锻造全能型戍边力量
针对边境戍边任务的复杂性、多样性,全盟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聚焦“能力提升、资源整合、协同联动”三大关键,推动志愿服务从单一参与向多元共治升级。
培训赋能强本领。设立戍边技能特训营,开设边防法规、应急救援、矛盾调解等课程,累计培训退役军人志愿者800余人次,培育“法律明白人”“救援小专家”“政策宣讲员”等骨干120名,确保随时拉得出、顶得上。
资源整合聚合力。建立部门联动、政企协同机制,推动盟委组织部、政法委等单位与边境嘎查一对一结对,近年来累计解决水电路讯、医疗教育、就业创业等民生问题237件;协调金融机构设立35个助农服务点,发放医保政策宣传册5000余份,将“金融活水”“政策暖流”引入边境一线。
协同联动拓场景。创新“军警民联勤联边联训”模式,组织退役军人志愿者联合边防部队、派出所、乌兰牧骑等,开展“同走戍边路”“联合巡边”等活动120场次,行程超6000公里,形成“戍边有我、守边共担”的生动局面。
三、品牌引领树标杆,绘就“戍边+服务”同心圆
全盟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立足地区实际,打造“一队一品牌、一域一特色”志愿服务矩阵,让爱边守边固边从行动升华为文化。
航天护卫队,护航国之重器。在额济纳旗,由退役军人、民警、民兵等组建的“航天护卫队”,共执行载人航天发射/返回安保任务13次,疏散群众1600人次、转移牲畜4490头,回收残骸60余块。
生态守护者,共筑绿色长城。在阿拉善右旗,退役军人“野生动物保护救援队”常态化开展巡山护驼、沙生植物保护工作,共开展救助野生动物等志愿活动47次。全盟退役军人志愿者累计参与生态治理1200余人次,种植梭梭近12万株。
文化润边人,传承红色基因。在阿拉善左旗,盟退役军人社工志愿服务队开设“红色课堂”12场,为留守儿童、随迁子女讲述戍边故事、开展国防教育,惠及儿童256人次,项目入选全国“退役军人关爱青少年”项目;“老兵宣讲团”走进牧户、社区,用亲身经历传递“守边就是守家”的信念,让红色基因在群众心中生根。
民生贴心人,温暖边境人家。全盟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常态化开展“走边关”活动,组织党员志愿者深入边境嘎查,捐赠健身器材、学习用品2000余件,解决户籍、医疗、住房等实际问题89件。
四、长效护航再出发,续写戍边志愿新篇章
全盟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已累计开展活动1204场次,参与者1.2万人次,成为稳边固边的生力军。
强化荣誉激励。推树“最美戍边志愿者”“退役军人服务之星”等典型,让“志愿光荣、戍边有我”成为社会共识。
完善保障机制。健全退役军人志愿服务体系,争取专项经费支持,加强活动场地、装备保障等阵地建设。
扩大品牌影响。联动主流媒体讲好戍边志愿故事,吸引更多青年、企业加入,让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
从守边到兴边,从戍边到富边,全盟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用志愿星火点燃北疆戍边热情,以实际行动诠释“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的铮铮誓言,为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注入持久澎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