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内蒙古自治区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纪事

中国最早成立的少数民族自治区

巍峨的大兴安岭、阿尔泰山

和黄土高原托起蒙古高原

锻造出属于马背民族蒙古族特有的

坚毅品格

扼锁三北咽喉,拱卫京畿重地

内连8个省区,外接俄蒙两国

4221公里的边境线

镶嵌在内蒙古118.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每天太阳升起需要两个小时

才能照遍自治区全境

在这片土地上的党政军警民

牢记休戚与共、荣辱与共、

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将爱国拥军、富民兴边的旗帜高高擎起

2018年11月10日,自治区退役军人事务厅挂牌成立后,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拥工作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扛起军政军民团结的政治责任,发挥双拥工作的政治优势,紧紧围绕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大局展开双拥模范创建,在双向奔赴中实现高质量的军民耦合,呈现出党政军警民血肉相连,双拥力量更加充实、爱兵为民更加务实、军民团结基础更加坚实的新发展格局。

军民合力稳边固边

扛起政治责任,唱响军政军民团结的“长调”

国无防不立,边无防不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3次赴内蒙古视察,对军政军民团结寄予殷殷重托。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坚持把双拥工作作为“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国防和军队建设全局”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牢牢扛在肩上,作为“一把手”工程紧抓不放。

2022年,上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不久的孙绍骋,集中一周时间“走边关”,驱车从边防某连“西部第一哨”清河口哨所起步,沿着巡边公路向东1800多公里,在每个点位都与军警民共商强边固防大计。之后两年,孙绍骋继续“走边关”,深入兴安盟阿尔山市和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满洲里市、陈巴尔虎旗、额尔古纳市、根河市,访哨所、巡界河、看口岸、进牧区、入农场、穿林海,考察强边固防和边境地区发展情况,看望慰问边防官兵、执勤民警和护边群众,推动解决了事关边境安全的一系列问题。

武警呼和浩特支队参加重大节庆安保工作

2023年8月1日,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王莉霞在兴安盟阿尔山市看望慰问戍边官兵,专程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慰问过的三角山哨所慰问边防官兵。她在总书记慰问情景再现长廊驻足凝目,聆听总书记与三角山哨所的故事。在“相思树”旁,王莉霞探访戍边烈士事迹,强调要创新国防教育表现形式,拓展传播渠道,让烈士的感人故事广为流传。在连队驻地,她还与官兵同吃一锅饭、共话军民情。

双拥工作需要领导推动,更需要制度保证。《自治区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等制度机制出台后,各盟市、旗县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多由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担任,各级明确把双拥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党政军工作报告、纳入干部考核考评纳入财政预算,定期组织召开党委议军会议、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用制度化确保双拥工作经常化和规范化。

自治区党委常委、包头市委领导主持召开市委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暨全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2023年内蒙古军区提交自治区党委议军会议的4个问题均已妥善解决,转自治区部门和盟市办理的28个问题已办结20个,还有8个正在接续推进。对这8个问题,相关部门和盟市要加快进度、提速推动落实。”自治区党委议军会议作出部署,对新收集到需要解决的10个问题,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主动认领任务,抓紧推开工作,确保把问题全部解决到位。

内蒙古军地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的政治嘱托,双拥工作形成了“党委政府主导、部门协作配合、社会共同参与”的大格局。全区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充分考虑军事布局需要,推动基础设施嵌入战备功能、重大工程贯彻国防要求、民生工程融入国防保障,全面做好党管武装、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工作,提升了国防动员作战准备质效。

今年八一,在呼和浩特军民联欢会上,蒙古族演员和驻军部队歌手再次高唱军民团结的“长调”,听着洪亮高亢、音域宽广、曲调优美悠长的歌曲,人们仿佛听到了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的铿锵步履。

肩负时代担当,勒住军民备战打仗的“缰绳”

“备边足戎,国家之重事。”内蒙古围绕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军民合力勒住备战打仗的“缰绳”,扎实推进现代边海空防建设,倾心竭力服务部队、服务备战、服务官兵,支持部队提高练兵打仗能力。用蒙古族同胞的话说,驾驭马匹好比驾驶汽车,勒住了备战打仗缰绳就等于把住了支持强军的方向盘。

为深化基于现代战争的拥军保障实践,包头一机集团发挥装备制造技术优势,帮助部队培养维修技术骨干50多人。组建精干技术保障分队分赴任务部队一线,协助装备技术保障,拥军支前优势作用凸显。包头北重集团积极提升装甲突击防空反导、高效毁伤、精准打击等军工保障能力,推动工业实力向国防实力转化。包头长安永磁电机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航海、兵器等国防领域。

自治区在部队营区建设、训练场地配套、军事设施保护、道路改造、环境整治等方面大开“绿灯”。投入资金推动新建锡林郭勒盟和赤峰市军供站,迁建呼和浩特市、通辽市军供站,累计保障过往部队官兵20余万人次。

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派出技术保障人员服务部队军事演习

“三后”问题事关军心稳定,内蒙古重新修订军人家属就业、子女教育优待政策。2019年以来协调落实军人子女教育优待4766人次、解决随军家属就业安置3231人、随迁随调军人家属360余人、安置或推荐随军家属就业800余名。转业军官和符合安置条件的退役士兵,除个人原因外全部安置到党政机关、参公或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安置质量走在了全国前列。呼和浩特市开通军人子女入学“绿色通道”,1100余名符合优待条件的军人子女实现“点单式”入学。赤峰市红山区构建军嫂社区,让军人“后院”更加温馨、祥和、稳固。

边防一线连着千万家,自治区常态化开展“情系边海防官兵”拥军优属活动,全区各级走访慰问军人军属近26万人次,慰问驻区部队2300余次。阿拉善盟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阿拉善左旗退役军人事务局、人武部、乌兰牧骑和珑祥医院深入边防哨所、戍边堡垒户家中开展“爱边守边固边”系列志愿服务活动,践行了“传思想、惠民生、暖人心”的宗旨。

文化“软实力”在爱边固边守边中作用全面突显。在自治区专题文件推动下,全区100支乌兰牧骑开展慰问部队和专题性文艺宣传1800余场次,9万余人次的官兵观看了演出,极大丰富了广大官兵精神文化生活。通辽市乌兰牧骑创作了12个边疆军民守边固边的文艺节目,慰问官兵127场,激发了驻地军人艰苦奋斗、卫国戍边的热情。

盯着前哨备战,通辽市投入资金解决部队信息化建设关节点问题,提升新质战斗力。包头市、鄂尔多斯市开展科技拥军、智力拥军活动,解决了制约边防一线战备的系列难题。

心怀国之大者,握住富国强军战略的“套马杆”

强国必先强军,军强才能国安。内蒙古自治区退役军人事务厅党组书记、厅长李长江说:“新时代双拥工作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国防和军队建设全局密切相关。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需要双拥工作给予有力配合和支持’的嘱托。”厅里一位蒙古族干部形象地比喻说,牧民套马需要长杆,边疆民族地区双拥工作服务大局全局也需要有自己的抓手。

助力国防航天事业腾飞神舟起落是吾乡——这是内蒙古与中国航天事业的不解之缘,也是伟大祖国赋予内蒙古的无上荣光。用最美的牧场建设最先进的“大国重器”,当年为了支持东风航天城建设,内蒙古额济纳旗党政机关和农牧民陆续搬迁,260户1100多名牧民带着7万多头(只)牲畜,从那片世代居住、水草丰美的牧场转移到了黑河下游。数十年间,这个航天城先后成功发射火箭2000余枚、卫星200多颗、飞船11艘,成为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支点。从“神一”成功发射,到“神十八”安全着陆,内蒙古一次次为神舟飞船和航天英雄筑起温暖“母港”,也见证着中国航天事业由大向强的铿锵步伐。为了保障神舟飞船成功着陆,额济纳旗组建了12支由武警、公安、民兵、退役军人、农牧民群众构成的军地联合搜救队伍,协助做好神舟飞船返回舱的返回搜救工作。一位军旅诗人写下这样的诗行:内蒙古大地是一个强大磁场/吸引着航天英雄的目光/内蒙古军民犹如万有引力/让神舟飞船始终有温暖母港/而当嫦娥六号从广寒宫扑入内蒙古怀抱/她在四子王旗见到捧着桂花的吴刚/军民团结有天地嫁接伟力/同心合力是扭转乾坤的力量……

“一体化”理念促成双拥质效“最大化”在自治区《军地互提需求互办实事“双清单”工作机制》推动下,每年完成军地互办实事“双清单”100余项,圆满解决了全区边防连队饮用水工程和取暖接引、电网改造、道路维修等一大批难题。走进呼和浩特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园区可以看到,这里集数字经济、科技创新、人才培育与产业发展于一体的多功能产业生态服务体系,实现跨境综合服务平台功能,同年跨境电商完成15.89亿人民币的营业额,园区全方位为呼和浩特市退役军人创业创新提供项目孵化、技能培训、产品展示、人才交流等服务。在自治区首府,“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张立洁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工作主题,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构建专业化、特色化、功能化、全链条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双拥园区共孵化企业107家、在孵企业83家,全年孵化毕业企业44家,有力带动了首府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在伊利集团,记者看到一体化的武装部和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看到民兵联合生产线,尤其是看到伊利集团院士们专门为高原地区陆海空军、火箭军、武警研制的乳铁蛋白奶片,我们不禁怦然心动。在赤峰市红山区的“军嫂社区”、呼和浩特市军供站和爱明医院、“军区社区”等,记者都看到双拥“一体化”的典型范例。

联建联创为乡村振兴加油提速内蒙古开展军地基层党组织联建联创,以“亮丽北疆党旗红”活动为抓手载体,组织军分区、警备区、人武部与对应的109个帮扶村开展党组织联建联创,通过党建工作联抓、学习资源联享、精神文明联创等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帮扶基层党组织领导建设发展的能力,推动形成了军地资源共享、互联互动、共建共进的良好局面。通过“6个一百工程”,进一步夯实109个帮扶村振兴基础。2023年各级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800余万元,协调地方经费2400余万元,扶持农牧、旅游、电商、庭院经济、民族手工艺品制作等产业项目131个,带动5000多名群众增收。包头、乌兰察布军分区和呼和浩特警备区等单位协调召开军地座谈会,凝聚驻军力量提升帮建质效。赤峰军分区与松山区人武部联手帮扶孤山子村成为当地扶贫工作样板工程。杭锦旗人武部拓展生态建设成果,创新探索生态扶贫新路子,先后获评“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铸牢共同体意识,奏响民族团结和谐的“马头琴”

一家农牧户就是一个永不撤防的哨所,一个农牧民就是一个永不退役的哨兵。内蒙古强边固防的“篱笆墙”越扎越紧。

习近平总书记第3次考察内蒙古一年来,自治区军政军民以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自觉,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彻落实到双拥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同各项工作有机融合、统筹推进,推动全面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工作不断落实落细、走深走实。

看到各族人民一家亲的生动局面,人们耳边仿佛响起军民携手奏响民族团结“马头琴”那悠扬和谐的琴音。

呼和浩特市军供站执行送新兵保障任务

当好新时代党的民族政策宣传队

内蒙古军区和武警内蒙古总队组织中校以上领导干部深入农村牧区宣讲党的富民政策。根据内蒙古地域特点和实际,编建118支乌兰牧骑民兵分队,采取理论宣讲、文艺演出等形式,开展“学·创·演”活动,发挥了宣传群众、团结群众、凝聚群众的作用。内蒙古军区计划在全区每个民兵连排中遴选3至4名理论骨干,培养万名宣传员,组织他们教育自己、宣讲群众,成为宣传党的创新理论的“火种”和离群众最近的思想“头雁”。

鄂尔多斯军分区为结对牧民通水

共同体意识融入各类校园主阵地

内蒙古每个军分区、警备区、人武部至少与1所中小学结成共建对子,全区创建165所“军民共建民族团结示范校”,并深入开展了“百名上校进百校”等宣讲辅导,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系好爱党爱国爱军爱社会主义和维护民族团结的“第一粒扣子”。倡导驻区部队中校以上军官和相应职级文职人员帮助家庭困难学生,开展“军星照亮求学路”捐资助学行动,帮助2000余名困难学生求学圆梦。

全民国防教育浓厚氛围持续升温

自治区坚持把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捆在一起抓,协调组织“武常委”进地方党校宣讲国防军事,协调自治区、盟市、旗县每年开展“党政领导军事日”等活动200余场次,以各级领导关心国防、关注边防带动广大干部群众崇军尚武。协同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连续3年举办“爱我国防”大学生演讲比赛。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工商联爱国拥军协会会长李冰情系边关26个年头,共为双拥工作出资200多万元,沿北疆边防线跋涉70多万公里,跨越10个省市地区,先后为1万多名官兵送蛋糕过生日,为6000多名退役老兵举办欢送仪式,为官兵授课1000多次,听课达4万多人,被当地军民誉为边防线上的“老班长”。包头市第96中学探索“以军引路、以军促智、以军健体”的特色德育体系,形成军校一体、军民结合的新型办学模式,先后为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等15所军事院校培养了200余名优秀国防后备人才,被原总政治部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院校学员选拔基地”,被国家教育部命名为首批“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国少年军校标兵示范校”。

满洲里市军地开展国防教育

“红蓝融合”赋能筑牢国防实践根基

面向未来,内蒙古军地坚持平时准备和战时动员有机结合,健全平战转换机制,建立军队与地方“双向发力”、供给与需求“双侧匹配”、评估与督导“双轮驱动”、应急与应战“双责牵引”发展模式,使基础设施预置国防功能、装备生产预留安全备份、科技开发预研军事技术、储备体系预储战争潜力,实现战事未起、动员先行、升级有备。同时充分发挥联合作战整体效能,做实各领域各方向动员准备,推动国防动员力量与双拥支前力量一体筹划、一体联动、一体运用,不断增强组织动员力、快速反应力和综合保障力。今年8月25日,“红蓝融合内蒙古双拥公益基地”在呼和浩特挂牌,负责人邢文告诉记者,这也标志着红蓝融合内蒙古中心以“红蓝融合”理念推动双拥工作与社会公益事业的一次探索与实践。未来呼和浩特古城文化园将以此为契机,依托园内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打造双拥工作助力城市建设的“红色公益街道”,为自治区双拥工作加油助力。

锚定兴边富民,汇聚协同发展力量的“那达慕”

那达慕是蒙古族人民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传统活动,也是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一种传统体育文化集会,每年多在草绿花红、马壮羊肥的7、8月举行,以娱乐和游戏的方式表达丰收喜悦。新时代新征程,内蒙古各地的那达慕盛会,呈现更多的是富裕起来的各族群众对军民团结固边的赞美、对党和国家的无限热爱。

进入新时代以来,内蒙古军地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强边固防的重要论述为主线,牢牢把握“富民、兴边、强国、稳边”宗旨任务,着眼边疆军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把兴边富民与强边固防有机统一起来。自治区各级以党建为引领,深入推进强基固边、生态护边、团结稳边、幸福守边工作,全力打造坚不可摧、牢不可破的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以兴边富民之果让祖国北疆风景线更加亮丽。

阿拉善盟举行首批拥军优抚企业商户授牌仪式

同心夯实稳边固边根基

内蒙古开展边境地区“水电路讯”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三年行动,紧扣边防部队需求,补齐民生服务短板。已完成投资64亿余元,系统解决驻边境地区官兵和农牧民水、电、路、讯、医、教等问题。针对辖区地广人稀实际,编实建强边防民兵骑兵、驼兵分队,开展“蒙古包哨所、牧民哨兵、护边驿站”等群众性护边行动,大力发展民兵信息员、护边员,推广无人机辅助执勤,鼓励支持退役军人扎根边境建设边疆,制定具体措施,取得明显成效。截至目前,边境派出所、边防检查站等管理机构招聘退役军人249人,选拔429名退役军人担任嘎查村党组织书记和“两委”委员,开发829个公共服务岗位满足退役军人及其家属就业需求,聘用325名退役军人担任护边员、边防信息员,对于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给予385万元资金支持,组织1182人次退役军人到边境一线开展“爱边守边”志愿服务活动。

同心构建北疆绿色屏障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政治嘱托,自治区双拥部门发挥牵头协调作用,统筹驻军力量,发动官兵和民兵开展生态大会战,投身驻地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近年来,驻全区部队累计出动官兵和民兵预备役13万余人次,参与60余个地方生态基地和胡杨林保护等重点建设,植树造林17万余亩。兴安军分区“爱民生态林”、通辽军分区“万亩林”、鄂尔多斯军分区“国防林”等生态样板工程,较好地发挥了示范辐射作用。

十几年来,内蒙古军区、武警总队、原公安边防总队等先后出动部队数百万人次,在“大青山万亩双拥林”“百亩第二故乡林”“三北防护林”以及退耕还林、治沙绿化等生态建设中,合计治理荒山、荒漠1500余万亩、植树1000余万棵、种草近万亩。赤峰市、包头市驻军积极参加“军民共建百里绿色长廊”与“千里绿色通道”建设,产生了良好的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

空军某运输搜救团一大队第一次来到阿拉善左旗开展飞播作业是在1982年,由于阿拉善地广人稀,荒漠化扩展速度较快,规模大、速度快、成本低的飞播造林成为阿拉善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的重要措施之一。在阿拉善左旗飞播42年来,该团累计飞播作业591万亩,草原植被覆盖率从5%到今天超过40%。这些飞播作物会同阿拉善军地在腾格里沙漠东缘逐步建成的宽4000米、长3万米的绿色长廊、1.5万亩的植树基地“青年世纪林”,使流动沙丘趋于固定和半固定,有效阻挡了三大沙漠的前侵蔓延,形成“绿带锁黄龙,沙漠披绿装”的壮丽景观,保证了黄河、贺兰山及宁夏平原、河套平原乃至华北平原的生态安全和粮食生产安全。

祖国西北边陲的阿拉善盟,2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曾被沙漠戈壁广为覆盖。驻守在这里的阿拉善军分区的4任主官退休后不回大城市,接力治沙18年,硬生生地在大漠深处打造出16万亩“绿色屏障”。

2001年,时任阿拉善军分区司令员李旦生,带领官兵打响“绿化大沙漠、遏制沙尘暴”生态阻击战。2004年12月,李旦生退休了,可治沙的计划没完成。他说:“沙子缠腿,我拔不出来呀。”他没有回北京养老,毅然留下,成为解甲又上马的“治沙司令”。2008年12月,军分区司令员张新华退休了。他说:“李司令退休治沙,我这个张司令也不能当逃兵啊。”他脱下军装,又披挂上阵。2012年4月,已退休3年的内蒙古军区原司令员黄高成,也义无反顾地加入治沙队伍。2016年5月,军分区司令员李德海退休了。一句“算我一个”,便把根留在了沙漠。2017年,军分区政委王永华退休了。他是治沙老行家,更是义无反顾地投入了治沙植绿的事业。

乌兰察布市举办守边固防慰问演出

同心托起美好生活期待

2020年,在习近平总书记会见的全国双拥模范队伍里,武警内蒙古总队干部李根特别抢眼。2016年初,他作为武警结对帮扶村工作队一员,到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额尔格图镇的好田嘎查开展扶贫工作,他多次同嘎查“两委”成员一起,深入宣讲国家扶贫政策和部队扶贫计划,实地调研论证影响嘎查发展的问题梗阻,广泛倾听群众的意见建议,首先从长期困扰嘎查农牧民生活的基础设施陈旧问题入手,多方协调地方政府投入880余万元,修筑总计7130米的水泥路。而后又申请总队扶贫经费为嘎查修了一座漫水路面桥,盖了公厕、安了路灯,还建起了文化广场。好田嘎查“晴天坑洼难行,雨天望河惆怅”的历史被彻底改写。基础设施建好了,如何带领村民们走出一条致富路,成为了李根新的挑战和考验。好田嘎查草场广袤、翠色欲流,发展肉牛养殖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村民们起初不相信养牛能致富,提及前期投入更是直摇头,担心仅有的一点积蓄“打水漂”。他反复琢磨,嘎查要发展关键在于搬掉农牧民们思想上的大山,不然就是守着金山过穷日子。在和嘎查“两委”班子商量后决定,开展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学互促活动,让村里党员带头干出样子,给乡亲们鼓鼓劲儿。不久后村里成立集体合作社,他积极协调派专人赴呼伦贝尔、通辽等地多方考察论证养殖项目的可持续性。针对牧民缺少资金支持的实际,他先后8次到盟、旗、乡镇三级政府和地方畜牧局、扶贫办争取地区政策支持,为有意愿的农牧民家庭办理贴息贷款,购买基础母牛,好田嘎查新建起了肉牛养殖基地,按照“村集体+合作社+贫困户”分红模式,每年不用自己放养光分红就为每个牧民增加收入,使好田嘎查民族群众昂首走上了致富路。

在呼和浩特新城区成吉思汗街道哈拉更村,记者被空军某部一处共建点所吸引,这个历史上的贫困村,通过军民共建养羊每户每年增加收入8000元。脱贫后,空军某部提出“四个不摘”新目标,先后打出“蓝天助学金”“蓝天书吧”“蓝天医院”等系列品牌,人均收入从2016年的6451元增至2024年的16,350元。

军爱民,民拥军。近年来,为更好保障人民群众在边境地区置业安居、守边戍边,阿拉善驻军部队筹集专项资金打水源井、架设供电线路、升级改造巡逻路等,不断完善边境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新巴尔虎左旗乌兰牧骑赴32107 部队某营开展慰问演出

同心勇担急难险重任务

自治区国防动员系统履行“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职能,先后派出民兵4万余人次参加黄河防凌防汛、抗击风雪救灾、境外草原野火堵截等任务。动用兵力10.76万人次奋战防控一线,紧急时期筹措80万元的防疫、防寒和生活保障物资,千里驰援阿拉善盟额济纳旗。今年2月阿拉善新井煤矿发生坍塌事故后,军区第一时间开设基本指挥所,向阿拉善、乌海、巴彦淖尔3个军分区下达民兵支援命令和集结预先号令,第一批次112人当晚赶赴现地参与救援,联动组织其他9个军分区260余名民兵全天候备勤,通过遂行任务检验了练兵成效、彰显了为民情怀。

牢记“五大任务”,传承勇毅负重前行的“蒙古马精神”

新时代新征程赋予了内蒙古建设发展新的使命任务,那就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时提出的“五大任务”,即内蒙古要建设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国家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

领悟“五大任务”核心要义,内蒙古围绕兴边富民提出实施“六个工程”,即政策落地工程、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温暖工程、诚信建设工程、科技“突围”工程、自贸区创建工程。

牢记“五大任务”,推进“六个工程”,内蒙古调动千军万马,服务金戈铁马,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安置就业质量明显提高,优待优抚政策落地见效,服务对象获得感成色更足,军政军民团结巩固发展,尊重尊崇氛围更加浓厚。

乌海市开展2024 年“ 和美乌海”民族政策宣传活动。

厉兵秣马提升政治站位

自治区军地各级站在“两个维护”政治责任的高度推动军政军民团结,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拥工作重要论述上来,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全过程中自觉融入双拥工作,在全社会形成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的浓厚氛围,为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贡献双拥力量。踏石留印构建双拥机制。建立完善各级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军地联动、群众参与的组织领导体系。内蒙古军区在双拥工作上发挥总体筹划的参谋作用、需求提报的统筹作用、军地协调的沟通作用和机制建设的支撑作用。双拥办牵头,加强组织协调和联络服务,打造双拥组织网络,形成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行业组织广泛参与、双拥共建全面覆盖的生动格局。

马不停蹄服务强军实践

内蒙古全力支持“前沿”,发挥地方科技和人才资源潜能优势,支持部队信息化建设和技术攻关革新,提升武器装备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全力培养“前哨”,利用地方高等院校和各类技术培训机构通过授课辅导和技能培训的方式,帮助部队官兵了解掌握更多信息化、无人化、智能化技术,培养更多新领域新质力量。全力保障“前线”,主动对接联合作战新体制新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坚持“打仗需要什么,我们就保证什么;部队缺什么,我们就准备什么”,服务部队练兵备战。空军某场站一项工程需穿过高速路,工程量大,经费和审批程序复杂,呼和浩特市多次召集相关部门协调会商,高效快捷解决这一难题。该部领导感慨道 :“特事特办真暖心。”包头市探索在人工智能新型领域编制110支新质力量,呼伦贝尔市探索民兵无人机分队参加边境巡逻执勤,乌海市投资建设军民共用器材库,呼和浩特市军地联合建成民兵训练基地,为向战为战的国防动员体系提供了坚强科技支撑。

一马当先增强保障水平

今年7月25日,自治区退役军人事务厅联合中国银行内蒙古分行、中国建设银行内蒙古分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内蒙古分行等6家金融机构签署内蒙古“金融崇军,融创北疆”金融服务战略合作协议,涉及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生产经营、企业融资等6个领域,提供了100余项特色服务。去年以来,自治区退役军人事务厅与周围八省区分别签订京蒙协作、黄河流域省区协作框架协议,围绕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拥军崇军、思政引领等方面,积极谋划落实具体合作事项,逐步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发展的工作格局。各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不断完善组织管理体系,高标准落实“五有”全覆盖要求,积极探索送政策、送服务、送温暖上门的工作方式,形成一批车轮上、马背上、驼峰上、蒙古包里的流动服务站。随着退役军人事务部《关于支持内蒙古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的出台,为自治区做好新时代退役军人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达茂旗百灵庙镇开展军民合力稳边固边行动

马上就办助力就业创业

自治区退役军人事务厅、教育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举办“荣归北疆,职引未来”2024年内蒙古退役军人及高校毕业生士兵专场招聘会,300余家企业提供5800余个岗位。为拓宽渠道促进充分就业,自治区退役军人事务厅建立退役军人产业学院、乡村振兴学院等五所退役军人特色品牌学院,并认定130余家培训基地,组织开展免费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帮助退役军人提高就业创业能力;搭建平台,扶持创新创业,建立退役军人创业孵化基地园区,并认定6家自治区退役军人创业园,目前入驻企业300余家,3400余名“兵支书”“兵委员”建功新战场,成为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群众致富带头人;采取积分选岗加直通车+双向选择+优先选择办法,鼓励部分退役军人到边境地区建功立业,充分发挥他们在守边固边、乡村振兴、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千军万马提升优抚质效

内蒙古军地双方通过送爱心、送服务、送知识、送健康,解决“三后”问题,落实“双清单”制度。退役军人事务厅确定8项民生实事项目清单,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优抚对象医疗补助“一站式”服务、军人子女入学优待等实际问题。联合26个部门制定出台了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优待工作实施意见及优待目录清单,明确了9类120余条优待项目;组建1211支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开展抢险救灾、捐资助学、学习雷锋等活动5000余次。

“三驾马车”拓宽社会拥军渠道

在有着3000年历史的内蒙古,“拥军” 这个宏大的概念,具象为一项项看得见摸得着的优惠和利好。各级不断挖掘社会拥军潜力资源,提升双拥工作绩效,壮大拥军队伍,紧跟“两新”组织发展步伐,各级双拥办牵头把社会组织和个体队伍统筹起来,最大限度挖掘社会拥军潜力,充实双拥力量。引导餐饮住宿、购物消费、医疗健康等领域优质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拥军,找准各行各业拥军切入点,组织建立更多拥军门店,打好拥军工作组合拳,满足部队官兵和退役军人多元化需求。全区各类企业、社会组织为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推出多达600余项的优惠优待举措,形成了“全领域、全行业、全方位”的社会化拥军新格局。

快马加鞭扛起边境安全责任

内蒙古军民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和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突出问题导向,强化顶层设计,加强需求统合,统筹增量存量,同步推进体制和机制改革、体系和要素融合、制度和标准建设,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协同深度发展格局,逐步构建军民一体化的北疆战略体系和能力。刚结束的内蒙古军区九届九次会议提出深入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推动全部精力、全部工作向备战打仗聚焦,着力提升党委领战能力,着力推进实案化准备,着力聚焦实战化练兵,着力推动精准化支撑,着力加强现代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推进现代边海空防建设。

来源:中国双拥

编辑:
信息来源: